净现值是怎样计算的?_微动态
净现值(NetPresentValue,NPV)是投资决策分析中重要且常用的指标,它指的是一笔投资处理折现后的净金额。它可以帮助企业经理决定投资所需的资金是
来源:全球财说 2023-04-07 11:16:23
作者:宋涵
出品:全球财说
2022年,受疫情等综合因素影响,人身险仍处于深度调整和转型期。作为寿险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人寿)2022年营收、净利均下滑,同样处于“煎熬期”。
(相关资料图)
2022年公司多项业务指标难言向好。保费扩张难,投资收益率双降,代理人数量减少,寿险新业务价值持续下滑,尤其重新崛起的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收效甚微。中国人寿在2023关键年,能否实现突破性成长,值得关注。
寿险业务利润总额大跳水
3月29日,中国人寿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
2022年,中国人寿实现营收8260.55亿元,同比减少3.8%;归母净利320.82亿元,大幅下滑36.8%。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公司利润总额“腰斩”,同比大幅下滑52.2%至240.47亿元。
整体来看,2022年中国人寿除了意外险业务利润总额同比提升34.9%达22.69亿元外,寿险业务、健康险业务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尤其寿险利润总额降幅较大,由2021年的227.71亿元,降至2022年的95.83亿元,同比大幅减少57.9%。同期,健康险业务同比小幅下滑3.8%至82.71亿元。
对于净利大幅下滑,公司年报解释称是由于权益市场大幅下跌,投资收益率下降所致。
具体来看,中国人寿2022年受权益市场大幅下跌、权益品种价差收益同比下降影响,公司投资收益率下滑。
2022年中国人寿实现总投资收益1877.51亿元,同比下滑12.29%。总投资收益率为3.94%,同比下降1.04个百分点。同期,实现净投资收益1903.44亿元,较2021年增加15.74亿元,同比增长0.8%。然而受市场利率下行的影响,2022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4%,同比下滑0.38个百分点。
事实上,2022年多家险企发声表示净利下降,与权益市场波动、投资收益骤降有关。
从业务上看,不同于财险业务拐点已至,寿险行业转型期阵痛仍在持续或是其净利不见起色的根本原因。A股五大上市险企旗下寿险业务均表现疲软,2022年净利降幅均在两位数。而中国人寿归母净利下降超3成的水平,下降程度无疑在头部险企处于较高水平。
2022年度中国人寿实现保费收入6151.9亿元,同比下滑0.51%。究其原因,或许在于2022年其业务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中国人寿2022年寿险业务总保费同比增长0.9%达4856.42亿元。除此之外,健康险业务保费同比下降4.4%,意外险业务保费同比大幅下降13.3%。
而寿险业务作为中国人寿支柱业务,2022年首年业务保费较2021年同比提升21.2%。其中,首年期交业务同比提升7.6%,趸交业务大幅提升579.8%。反观续期业务掉队,保费同比下滑3.6%。
从保单来看,2022年中国人寿实现新单保费1847.67亿元,同比增长5.06%。续期保费4304.23亿元,同比下滑2.72%。
在新单保费中,颇受关注的首年期交保费由2021年的984.1亿元,同比下滑2.02%至964.26亿元,减少近20亿元。其中,受益于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同比增长0.33%达418.21亿元,业务结构有所优化。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首年期交保费下降,影响的不仅仅是当年的产能,更将直接影响未来若干年的续期保费增速,这种影响注定是长期而深远的。
存量保单方面,公司2022年14个月和26个月保单继续率一升一降。14个月保单持续率为83%,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26个月保单持续率为74.2%,同比降低6.9个百分点。
从获取保费方式来看,2022年中国人寿紧跟行业趋势,个险渠道保费下滑,银保渠道发力明显。
2022年中国人寿银保渠道保费同比增长28.56%达634.15亿元。不过其在总保费规模中占比较小仅1成。
同期,在寿险行业深度调整下,公司个险保费同比下滑3.35%至4924.39亿元。具体看,长险首年业务、续期业务、短期险业务保费同步下滑,比例分别为0.95%、3.71%、6.02%。不过,公司个险渠道依旧是保险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保费占比达8成。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2022年保险业务收入居前五的保险产品中有4款以个人代理人渠道为主,4款产品贡献保险业务收入达1396.4亿元。
新业务价值普遍承压
公司称2022年寿险改革下代理人队伍继续精简。截至2022年末,中国人寿总销售人力约为72.9万人。较2021年末下降18%。个险销售人力为66.8万人,较2021年末下降18.5%。其中,营销队伍规模为43万人,收展队伍规模为23.8万人。
虽然受疫情等多方面影响,个险渠道受挫,银保渠道崛起。然而从新业务价值创造来看,大个险价值创造依旧是主流。
新业务价值代表着险企业务增长的潜力,是衡量寿险业务发展的核心指标。2022年中国人寿一年新业务价值为360.04亿元,同比下滑19.6%。其中,个险板块新业务价值为333.3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22.38%。按照规模保费计算,公司2022年首年保费新业务价值率为29.1%,同比下滑12.5个百分点;首年年化保费口径新业务价值率为33.0%,同比下降9.2个百分点。
目前寿险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其最核心指标新业务价值普遍下滑。以A股五大上市险企为例,2022年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及健康险、新华保险、太保寿险、人保寿险分别实现新业务价值360.04亿元、288.2亿元、24.23亿元、92.05亿元、26.69亿元。同期,各家险企新业务价值依次下滑19.6%、24%、59.5%、31.4%、17.3%。
显而易见,作为寿险行业龙头险企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体量最大,新业务价值降幅最大的为新华保险。
2022年中国人寿保险合同准备金38801.6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作为险企利润的蓄水池,公司剩余边际有小幅下滑,由2021年的8354亿元降至8197.06亿元,下滑比例为1.9%。
近日花旗发布研究报告,维持中国人寿“买入”评级,下调今明两财年每股盈测7.4%/7.5%,以反映最新的资本市场趋势,目标价由18.5港元下调至17.5港元。瑞信也发布了下调其每股盈测及目标价的报告。
截至2022年末,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06.78%、143.59%。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银保监统计,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人身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5.8%,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11.1%。
不过,受权益市场波动、业务增长、投资资产配置、偿付能力准备金评估利率下行等因素影响,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较2022年上半年下降28.78个百分点;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较2022年上半年下降25.46个百分点。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全球财说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净现值(NetPresentValue,NPV)是投资决策分析中重要且常用的指标,它指的是一笔投资处理折现后的净金额。它可以帮助企业经理决定投资所需的资金是
JWT(JSONWebToken)是一种用于在网络中传输安全信息的开放标准(RFC7519)。它可以在各个服务之间安全地传递用户认证信息,因为它使用数字签
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这个藏在大山里的小城曾迎来喜讯: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Coding创意编程赛项中,43人进
审美多样化的发展和社会飞速发展的促使之下人们在穿搭上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单品的搭配没有了太大的年龄限制,风格的适应性越来越广。对于星
内房、物管股集体走滴,截至发稿,新城悦服务(01755)跌7 63%,报5 57港元;万物云(02602)跌5 33%,报35 55港元;新城发展(01030)跌4 62%,报1
图片来源:摄图网阿婷是北京市女子监狱民警李瑶监管的班组中“最不稳定”的一名精神病犯。2017年,阿婷杀害了自己的亲生女儿
鹰眼除了是复仇者,也是一位神盾局特工,完成过多次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现代神盾局初期的创始人,也是神盾局首屈一指的军事家和8级特工。
保康消防:创新“一火一案一警示”消防宣传教育新模式---这是保康县消防救援大队创新消防宣传的一次有益探索,在全县范围内启动“一火一案一警
当你穿上一件白色T恤时,你想搭配什么样的裤子或裙子?她这次的穿搭很简单,选择了一件简单的白T恤搭配牛仔裤,显出高挑的身材,少女感十足。
作为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动力电池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的提升,正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而2023年年初以来,碳酸锂价格持续走低,叠加车企